2010年以來,中國先后出臺多個指導性文件,并制定了重點用能行業的產品(工序)能效標桿指標,全方位推進國家節能減排工作。國家節能減排的堅定決心使得節能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1、“十二五”期間工業節能將形成“自下往上”的剛性需求
“十二五”中國仍處于工業化加速發展的重要階段,資源和環境約束更趨強化,工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工業節能減排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一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對工業節能減排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抓好工業節能減排是實現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任務;三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升產業競爭力,工業節能減排面臨更大壓力;四是完成全國節能目標,工業節能的任務較“十一五”更加艱巨。面對“十二五”工業節能減排指標的重壓,相關重點企業不得不加快自身減排步伐,從而對工業節能技術及產品形成自需求端到供應端“自上而下”的剛性需求,促進工業節能產業的快速發展。
2、節能服務產業的快速發展為上游企業提供良好渠道
為幫助減排企業解決節能運營改造的技術和執行問題,提高企業減排效率,中國上世紀90年代末引進合同能源管理機制,通過示范、引導和推廣,節能服務產業迅速發展,專業化的節能服務公司不斷增多,服務范圍已擴展到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多個領域。作為節能減排第三方機構(能源管理機構),節能服務公司讓用能企業在不投入資金、不承擔風險的前提下,通過為合作企業進行規劃、設計、投資、管理,使其達到節能減排,降低能耗,能源深度利用的效益。這種節能專項領域的投資模式不但大大加強了用能企業在節能項目上的積極性,還為上游工業節能核心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產品渠道,從而推動了整個工業節能產業的發展。
3、資本市場不斷完善,工業節能企業融資日漸多元化
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斷完善,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資本市場在拓寬融資渠道、促進資本形成、優化資源配置、分散市場風險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為支持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平臺。目前,企業融資已由單純的銀行間接融資逐漸發展成債權融資、股權融資齊頭并進,在信貸市場錯配問題尚未改善的形勢下,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則顯得更為重要,直接融資已經是節能企業重要的融資方式之一。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完善,工業節能企業融資渠道將得到進一步拓展,從而從源頭支撐工業節能產業健康發展。